巴伦西亚早在几年前,美国人就兴奋地宣称:巴伦西亚是你不得不去的城市。能令美国人趋之若鹜的原因,一个是美洲杯帆船赛,另一个就是F1的街道赛。这些重大体育赛事对巴伦西亚城市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,因为美洲杯与F1的入驻,巴伦西亚的经济、旅游、交通、城市空间与景观、环保、媒体网络、文化等等都得以全面发展。这一切,自然要感谢那位名叫丽塔-巴巴拉-诺拉的女市长。她将这座城市定义为“雄心勃勃的、现代的、强大的、勇于创新的”。
这位充满政治雄心的市长,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建筑模型与草图,力图将“15世纪哥特小城”的印象从人们心中淡化,取而代之一个现代化的巴伦西亚。作为游客的我们,在巴伦西亚的老城区看遍那些始建于700年前的古老建筑之后,满目皆是巴洛克浮雕、哥特式拱门和罗曼式大门。这些古老而美丽的西班牙老建筑,跟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相差无几。换句话说,这些古建筑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,都很难令游客专程为它们而前往。聪明的女市长或许早就意识到这一点。今天的巴伦西亚不再是那个单纯贩卖古建筑的城市,而是以一座占地35万平方米的、布满现代前卫建筑的城市休闲中心作为最大卖点。
1991年,巴伦西亚本土设计师圣地亚哥-卡拉特拉瓦受邀回到故乡,花费14年的时间,建造出西班牙现代建筑史上的杰作——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。这座艺术科学城建在上世纪60年代Turia河改道后留下的干涸河床上,建筑师考虑到此处靠近地中海,而当地天气又十分干燥,于是让水成为整个布局的主要元素,让所有建筑“漂浮”在水上。行走在巴伦西亚街头,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那座任何角度都能看到的天文馆。这座1998年揭幕的水上建筑,像是一双凝视城市的“眼睛”——薄壳结构包裹“眼帘”上部,弧形玻璃宛如睫毛垂立,长110米、宽55.5米的玻璃立面可以全宽度开关。于是在水池之上,形成了眼睑开闭的独特效果,而圆球状的IMAX影院,则像是这只“眼睛”的瞳孔。水池拥抱着天文馆,也将艺术与科学两个馆分界。水池之下,是图书馆、电影院、几间礼堂和餐厅,也即另一个浩大的城市。
所幸这座建筑中的娱乐设备相当充足,下午在海洋公园体验最大的水族馆之后,我们跑到Reina Sofia艺术馆门口,站在那片抗拒着地心引力的漂浮于空中的巨大“树叶”下,感受现代建筑的空间张力,接着,又在河床上的步行道区域漫步,换各个角度琢磨这些奇妙建筑。 直到疲惫的夜晚来临,我们才想到去艺术科学城的水下餐厅。沿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寻到餐厅入口,沿着旋转楼梯走下去,大家一时又呆住了——整个圆形的巨大餐厅,完全被蓝色鱼缸所包围。目光随着鱼缸360度旋转过来,感觉像是被包裹在海底世界。 大家倦意全无,匆匆坐下,围在鱼缸前抚摸赏玩,直到服务生提示两次,才想起点菜这件事。那一夜,我只记得我点了生牛肉片和烤银鳕鱼,却遗忘了它们的滋味。最最清晰的,莫过于身处巨大的鱼缸中央,变作海底生物的奇妙感受。